何鹏程导师简介(心血管内科)
何鹏程,男,1978年8月出生,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河源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Fellow(FSCAI);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Fellow(FAPSIC);亚太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血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影像学组组长。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届“双青”人才计划—杰出青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心内科)“实力中青年医生”;“广东省岭南名医”称号;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东方新星提名奖”;第一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公益之星”;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CIT)十大青年研究者等荣誉。
目前有13名在读研究生,培养的首位硕士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首届培养的两名硕士研究生都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临床诊治,专业特长为冠心病/主动脉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致力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优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以及聚焦于线粒体稳态维持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创新性地在充分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对胃肠外抗凝治疗的意义进行再评估,并将不同他汀类药物、不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还通过队列研究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后肺部感染预警模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优化和并发症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已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中心队列研究数据库,依据该数据库本课题组完成了胃肠外抗凝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结局影响的再评估,研究成果发表在Jama Intern Med杂志(IF=44.409)。团队已搭建良好的基础研究平台,能顺利开展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疾病模型构建等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心血管医师研究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院内登峰计划项目1项,在研经费超1500万。以第一/共同第一/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代表作发表于JAMA Intern Med(共同第一作者,2022IF=44.409,中科院分区1区)、The EMBO Journal(共同第一作者,2022IF=14.012,中科院分区1区)、Autophagy(共同通讯作者,2022IF=14.012,中科院分区1区)以及Theranostics(共同第一作者,2022IF=11.600,中科院分区1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