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按照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要求,着力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研究生质量,加强导师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规范,增强导师责任感,规范导师职业行为。11月29日—11月30日,我校在深圳举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会议得到了我校和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校副校长刘新光,研究生学院院长何志巍、党委书记陈家杰、副院长缪辉来,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院长黄居科、副书记刘锦涛、副院长王立军,365名研究生导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我校副校长刘新光、研究生学院院长何志巍、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副书记刘锦涛做了会议致辞。副校长刘新光为2017年新增导师颁发了聘书。会议由研究生学院副院长缪辉来主持。

刘新光副校长发表致辞

刘新光副校长为新增导师颁发聘书

刘新光副校长与新增导师合影
研究生学院院长何志巍发表致辞

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副书记刘锦涛发表致辞

研究生学院副院长缪辉来主持会议
刘新光副校长表示,希望通过导师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声誉优良、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共同努力。他强调,导师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培养教学全过程。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过程中,培养具有科研诚信、遵守学术道德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副校长刘新光教授、附属医院副院长刘华锋教授,针对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导师,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经验,阐述了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术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要具备较高的学术和业务水平、严谨务实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较高的心理素养和责任感。汕头大学医学院李恩民教授、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陈继红主任针对提升导师的研究水平分别作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技巧简谈、科研课题的设计。研究生学院院长何志巍教授、党委书记陈家杰针对学术道德和思想教育工作分别作了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浅谈“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副院长缪辉来教授介绍了我校的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许逢明教授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法规。从科研能力、专业水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思想政治、学术道德、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培训,全面提升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

培训讲座掠影
本次会议还进行研讨交流,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导师踊跃发言,积极研讨,现场氛围活跃。分享了研究生临床带教心得,探讨了如何加强招生与招生学科的对接,交流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对于如何提升导师科研能力、加强导师间的交流、加强导师和研究生的思想建设等方面,导师们纷纷出言献策。对于导师们迫切关心的招生、培养、管理等关切的问题,进了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分组讨论现场
此次培训会议加强了导师之间的联系,交流了带教经验,增强了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导师熟悉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搭建导师与导师之间、导师与学校之间的多个交流的平台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调动了校外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整合和合理应用了校外导师的科研资源,扩大了我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和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白利超 图/向其国)

会议现场掠影